今天看到一篇 The Atlantic 的文章,标题特别吸引我《为什么 Z 世代认为看书是一种浪费时间》(How Gen Z Came to See Books as a Waste of Time)。
因为我之前也有类似的体感观察,所以就特别想看看这篇文章到底从哪些方面论述了这个题目。
但现在全网绕过付费墙的插件都不太好用了,我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全文,最后决定开一下 The Atlantic 的订阅。
然后呢……
这篇文章一共 505 个 Words,概括一下就是作者和一些大学教授聊了一下,大学教授说他的学生中很多人这么认为,但以前的学生不这样。
结束了。
没有更多数据,个体访谈,没有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评论,没有传播学者的解析,没有引用理论框架,没有任何有价值增量的信息。
因为这是一篇“荐书简报的引言”,它的目的是吸引我点击、转化、订阅这个美国的老牌杂志,然后进去看看 Atlantic 本周的编辑荐书。
然后,它推了一本和这期推简报的引言完全不相关的回忆录。
怎么讲,到此为止我觉得这篇稿子已经成为了一个自我实现预言了,它解答了标题中的问题——为什么年轻人认为看书是一种浪费时间。
这也是我之前没写进《少读点书,多刷点抖音》的一点,因为这对很多喜欢阅读的人来说可能太刺激了。
那就是,现在太多的书都像这篇文章一样,有一个好的书名和前言,然后剩下的都是废话了。
书籍作为一种商品,现在主要在互联网上售卖,受营销、炒作和社交媒体的影响。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你能买到什么书是一个比你能刷到什么短视频更受算法而不是你自己控制的事情。
在书籍作为一种商品的推荐系统里,甚至没有什么你可以反向调教算法的余地。短视频的 5 秒跳出率和 30 秒跳出率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是否继续扩大推送的指标,这意味着一条短视频可能是无用的,但能推到你这,你大概率是你喜欢的。
而在书籍推荐领域,这样的反馈机制甚少,也很容易作假。
因为即便是你把书买完看两页就扔了,它也不会得到一个基于你个人偏好的负反馈。这使得出版方和营销公司可以轻易的操控类似豆瓣 Goodreads 这样的平台,在一本书开分前期的评分。
所以,如果出版商和作者自己不努力,你永远不可能在每年几十万本出版的新书中遇到你真正应该读和想读的书。
而且,读一本书的时间成本太高了,刷 2 小时短视频就算什么有用信息和知识没收获起码还能收获短暂的多巴胺。
用 4 个小时看完一本垃圾书产生的吃💩感,比刷短视频高多了。
既不快乐,也无新知,还让时间浪费了。
因为我之前也有类似的体感观察,所以就特别想看看这篇文章到底从哪些方面论述了这个题目。
但现在全网绕过付费墙的插件都不太好用了,我找了好久都没找到全文,最后决定开一下 The Atlantic 的订阅。
然后呢……
这篇文章一共 505 个 Words,概括一下就是作者和一些大学教授聊了一下,大学教授说他的学生中很多人这么认为,但以前的学生不这样。
结束了。
没有更多数据,个体访谈,没有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评论,没有传播学者的解析,没有引用理论框架,没有任何有价值增量的信息。
因为这是一篇“荐书简报的引言”,它的目的是吸引我点击、转化、订阅这个美国的老牌杂志,然后进去看看 Atlantic 本周的编辑荐书。
然后,它推了一本和这期推简报的引言完全不相关的回忆录。
怎么讲,到此为止我觉得这篇稿子已经成为了一个自我实现预言了,它解答了标题中的问题——为什么年轻人认为看书是一种浪费时间。
这也是我之前没写进《少读点书,多刷点抖音》的一点,因为这对很多喜欢阅读的人来说可能太刺激了。
那就是,现在太多的书都像这篇文章一样,有一个好的书名和前言,然后剩下的都是废话了。
书籍作为一种商品,现在主要在互联网上售卖,受营销、炒作和社交媒体的影响。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你能买到什么书是一个比你能刷到什么短视频更受算法而不是你自己控制的事情。
在书籍作为一种商品的推荐系统里,甚至没有什么你可以反向调教算法的余地。短视频的 5 秒跳出率和 30 秒跳出率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是否继续扩大推送的指标,这意味着一条短视频可能是无用的,但能推到你这,你大概率是你喜欢的。
而在书籍推荐领域,这样的反馈机制甚少,也很容易作假。
因为即便是你把书买完看两页就扔了,它也不会得到一个基于你个人偏好的负反馈。这使得出版方和营销公司可以轻易的操控类似豆瓣 Goodreads 这样的平台,在一本书开分前期的评分。
所以,如果出版商和作者自己不努力,你永远不可能在每年几十万本出版的新书中遇到你真正应该读和想读的书。
而且,读一本书的时间成本太高了,刷 2 小时短视频就算什么有用信息和知识没收获起码还能收获短暂的多巴胺。
用 4 个小时看完一本垃圾书产生的吃💩感,比刷短视频高多了。
既不快乐,也无新知,还让时间浪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