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weixin.qq.com

受友人的启发重读这篇。Reeeeally impressive. 常读常新。文章的开篇对于腾讯和拼多多的关系一连串的提问让人恍惚,原来2018年还是腾讯vs阿里的叙事。

1
对于顺应人性的理解以及机制设计,感觉也echo了黄峥提到的简单和常识的力量:

1)满足一个人的很多面
2)性价比的理解:满足“占便宜”的心理,而不是便宜。
3)满足精神需求:冲动、理性、发泄性消费

记得当时多数人对于买爱马仕的人也会在PDD上消费完全不相信,也就是黄峥提到的满足一个人的很多面。想起在读的一本进化心理学家解释为什么冥想是有科学依据的书,里面提到人的大脑其实是个委员会,至少包括7个情绪模块,每个模块都有自己的意见,个人选择是由各个模块竞争结果决定的。这意味着其实不存在单一的“自我”,也就是佛学里的“无我”。一个人是有很多面的,想到这儿就更能理解黄峥所说的差异化需求,而不是以年龄、性别、地域、收入水平等维度划分的用户画像。

对于商业模式的理解感觉黄峥想得很明白,根本没想做什么创新,坦言阿里已经把平台盈利模式跑通了,“不外乎广告、抽成”。不在如何赚钱这种表象上去创新,而是在挖掘人的需求层次上下功夫。

2
人找货vs流量生意

之前看报告的时候一直没太理解人找货,当时感觉只是PR对于用户画像单一的另一种说辞。包括20年跟我前司合作的时候,我们内部的叙事一直是PDD为了扩品类、提高客单价、需要从白牌转向品牌形象树立但又受困于淘宝京东二选一。流量生意是尽可能让所有人都来,只要基数足够大,即使转化率再低我也有足够GMV,还有就是为了填补所有人的长尾需求,我要尽可能多的丰富品类。而人找货是我先明确我现有或者想要拓展的客户有什么需求,我再去完善供货端。所以20年初那个时点的合作,我现在理解下来是针对iPhone戴森的百亿补贴已经吸引到了这么一部分有高客单价消费能力的用户,有了这个基础,才需要去树立品牌的概念。想到这儿,怪不得在此之前1819年我们都去找过PDD,但连黄峥都没见到。以及又想起来当时跟另一家的交易细节,个人体感已经完全反映在两家公司现在的市值中了orz

3
我很喜欢关于使命和价值观的问题及回答,以及黄峥所说他的任务之一是让员工更好地能理解它们。我还是理想主义地相信一个组织最终是由这些被认为是虚无缥缈的东西所驱动的,而不简单是GMV这些指标。还有他提到淘宝“迈向新时代,它是有包袱的”,真的是这样。

4
还有一些没想明白的点先Mark一下:

1)成长环境:强竞争 vs 看似没有机会的环境找到了新的商业突破 —— 不需要浪费大量资源。那在此之前PDD的用户是被什么满足,还是说没被满足呢,如果是跟淘宝差异化竞争的
2)新加坡的例子(谈中国市场竞争,任何桌子都是满的)
3)孙彤宇认为平台更应该考虑不同阶段的生态演进,而品牌更多是单个细分人群标新立异的价值主张
4)黄峥提到在思考精神消费性价比如何量化(可能还是看复购?
评论加载中...